厚植生態底色,構筑綠色屏障
威海市金山墓園魚水苑
魚水苑于2021年11月竣工,占地面積約5200平方米。結合當地的本土特色,對威海歷史與經典文化進行提煉加工,塑造形態各異的藝術景觀;規劃綠地草坪、適宜植被,為魚水苑構筑起天然綠色生態屏障。園區內精致富于人文內涵的雕塑、豐富多樣的藝術化碑雕與生態葬融入各色綠植中,使人們在此不僅可以緬懷故人,還可以踏青、休閑,甚至旅游觀光,也使魚水苑自帶人文光環與歷史底蘊。
01 設計構思
威海,春聞花香鳥語,夏聽清風鳴蟬,秋賞紅葉斑斕,冬觀寒林飄雪。一年四季,碧海藍天,潮起潮落的海濱,朝升夕落的漁村,進一步繁華,退一步寧靜。不一樣的藍色星光,是一座散發著優雅氣息的星海之城。
展望未來,立足威海。采用海派建筑和新中式風格,造林綠化,融威海人文和生態殯葬于一體,打造“綠色生態陵園”,彰顯傳統風貌,傳承歷史文脈,在繁華的大都市找到一處寧靜祥和的精神對話空間。
旨在打造威海形象,創意源自劉公島以及威海的沿海人文景點,取材于劉公島海邊人文雕塑,結合各種生態葬式功能,突出節地生態葬藝術性,先做景觀,后做墓園,共有多種葬式:朝南葬、前后葬、面對面葬、深埋草坪葬、景觀生態葬及各種生態葬式。
采用仿真石保護箱替代傳統石棺。仿真石保護箱是由楊藝以花崗巖利用料為主材自主研發的一種新型環保石棺,強度、耐寒好、外觀精致,可以在土層40厘米以下不透水,抗壓強度高于普通石棺的3倍以上。
02 魚水苑賞析
將魚水苑與劉公島自然環境遙相呼應
構筑“青水環繞、鳥語花香”的意境
606#花崗巖放置于主入口兩側,如同大門的門框,花崗巖上面沉底浮雕“鯉魚躍龍門”圖案,寓意入居此地能夠獲得好運,給予人們美好的向往與期盼。
我們佇立一座“心鏡”,外框為幻彩紅花崗巖,底部以鏡面水池作為基底,寓意“心平如鏡,生命安息”,讓后人以靜心來懷念逝者。“心鏡”連接生者與逝者,透過這座“心鏡”,將威海的人文盡攬眼中,也希望“心鏡”那頭的逝者能夠安息長眠。
魚水苑浮雕栩栩如生,雕刻在花崗巖上,與綠植相輝映。
不銹鋼等現代材料雕塑。海鷗于花蕊的港灣中起飛,遨游于天際。寓意平步青云,飛黃騰達。
每年從十一月份開始,北方的天鵝飛來威海過冬,潔白的天鵝孤高、圣潔,或臥或立,或游或走,或翔或奔,它們是威海城市的一張名片,我們將天鵝踏浪的雕塑佇立于此,周邊以小噴泉作為輔景,為園區增添了靈氣。
水景公益葬綜合體,含水景葬、燈塔葬、海葬三種葬式。以公益葬方式響應了國家號召,切實體現殯葬的民生屬性,以藝術形式美化了環境,同時作為入口處的景觀,避免墓區一覽無余。
利用不同石材的材質與顏色差異,建立豐富多樣的墓碑,使墓碑藝術化,融入綠植。
03 魚水苑驗收
驗收小組各級領導對園區的綠化生態大加贊揚魚水苑順利通過驗收
2021年11月16日,監理單位組織驗收
2021年11月30日,監理單位和威海市金山公墓一起組織專家團隊驗收
04 造林綠化,厚植生態底色
1、生態原則
遵循自然生態第一的原則,根據植物習性和當地氣候土壤環境選擇配置植物,因地制宜選擇樹種和栽植點位,充分考慮溫度、濕度、陰陽面等因素,使植物本身的生態習性與栽植地的生態條件統一。
2、地域性原則
因地制宜,根據當地氣候特征及地理條件,將自然與人工結合,運用鄉土植物,營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觀。
3、人文原則
以人為本,根據人們不同的行為心理需求,通過植物花、葉、果、姿態等豐富的觀賞性在視覺、嗅覺、聽覺、觸覺上給人帶來的豐富的體驗。
4、美學原則
隨著季節變化,植物的色彩、芬芳、姿態、風韻等也不同。利用植物的季相變化及不同的質感跟美感,達到審美上的藝術契合。達到“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美學創造。
俗話說,“三分栽,七分養”,園區綠化養護工作做得好,能逐年提高園區的觀賞性,有利于生態環境建設。陵園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是大勢所趨,楊藝在努力規范綠化養護團隊,制定專業綠化養護手冊,提升專業能力,致力于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綠色人文生態陵園。
綠化養護應滿足季節氣候等客觀條件。寒冷期,做好整形修剪、冬季檢查、病蟲防治及綠地養護。回暖期,植物開始萌芽,需做好補植、春節灌溉和施肥雨水期,做好排澇等。
根據植物種類、生長期不同確定肥料種類及施肥次數,必要時結合淋水施液肥。
園區采用自然坡度下水,由墓間道排至主道路窨井處。熟悉不同植物在不同時期對水分的需求量不同,按需灌溉。關注天氣變化,根據實際情況灌溉或排水。
修剪可以控制植物長勢,使植物更加強壯。修剪綠化景觀中的雜亂枝從而保持美觀、通風和光照。剪除病蟲枝避免病害大面積傳播。